【与涪同心 向新而行】涪陵: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新兴产业拔节生长 彰显经济高质量发展底色 -k8凯发国际官网入口

【与涪同心 向新而行】涪陵: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新兴产业拔节生长 彰显经济高质量发展底色 -k8凯发国际官网入口

2024-11-07 11:18:39来源:涪陵区融媒体中心编辑:李哲元

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藿香正气口服液生产线 记者 何乾健 摄

开栏语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创新央地合作模式,促进央地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市委六届四次全会有关深化央地合作工作要求,促进央企、渝企、民企、外企协同发展,“与涪同心 向新而行”央渝同行(涪陵)发展对接活动暨央企渝企民企外企涪陵行活动将于2024年11月8日举行。为充分报道好这一盛事,今起本报开设“与涪同心 向新而行”专栏,推出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涪陵两江之畔,重点项目建设蹄疾步稳,产业发展活力涌动。在这片发展热土上,喜事多多,好事连连。继日前涪陵工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后,11月8日,涪陵将迎来“与涪同心 向新而行”央渝同行(涪陵)发展对接活动暨央企渝企民企外企涪陵行活动。届时,数十个重磅项目集中签约落地涪陵,为再造一个“涪陵工业”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进一步夯实涪陵“工业强区”基础,助推涪陵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中挑大梁、作贡献。

涪陵作为工业大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涪陵工业园区升级建设为国家级经开区,当前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和市委书记袁家军调研涪陵指示要求,紧扣围绕全市打造“两大定位”、建设“六个区”,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中找准坐标,着力锻造“制造强区”,加快打造渝东新城主引擎,努力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中展现大担当、作出大贡献。

央地合作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走进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前提取车间,工人在中控室里的控制屏上输入数据指令,几十套自动化多功能提取罐有序工作,不需要人工现场操作,投放药材原料、设定温度、收集提取液等工序自动完成,智能化生产线提高了企业生产水平。

这是涪陵传统产业在央地合作的推动下得到赋能升级,加速了新旧动能转换的生动缩影。

太极集团曾是涪陵的老牌国企,前身是四川省涪陵中药厂,成立于1972年,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凭借急支糖浆、补肾防喘片等专利产品打出市场名声,并于1997年在上交所上市。2003年,太极集团迎来发展高峰——拥有三家上市公司、藿香正气口服液等拳头产品,以及医药全产业链布局。然而,在2010年前后,由于对发展形势战略误判等原因,公司出现盲目投资、粗放经营、产品迭代滞后等问题,开始陷入经营持续亏损、市场逐渐萎缩的困境。

 

青菜头风脱水现场 据“涪陵发布”微信公众号

2019年,在重庆市委、市政府及涪陵区的支持下,太极集团启动混改;2020年,实现与国药集团战略重组;2021年4月,太极集团的实控人变更为国药集团,打开了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太极集团借助国药集团科研平台、商业平台优势,实现了从中药材资源到药品研发制造,再到医药流通的全产业链转型升级,不仅解决了资金问题,还提升了运营管理效率。而国药集团通过战略重组太极集团,与其既有中药业务板块形成产业链优势互补,优化了产业布局。

太极集团是涪陵区央企合作的典范,也是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突出样板。

下一步,涪陵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创新央地合作模式,促进央地融合发展,更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支持、鼓励、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实施更多面向中小企业的普惠性政策,形成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市委六届四次全会有关深化央地合作工作要求,促进央企、渝企、民企、外企协同发展。

汇“新”成势 推进新型工业化

近年来,涪陵区坚持工业立区、制造强区不动摇,大抓工业、大抓制造业,连续三年迭代实施“1 5 4”工业发展行动,围绕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聚力打造“2349”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高地和产业科创高地。

涪陵沿链聚合、集群发展,聚焦强链补链延链,放大六个重点产业优势,实现产业能级迈上新台阶。主导产业方面,涪陵先进材料产业集聚华峰化工、万达薄板、万凯新材料等6家领军(链主)企业,汇集剑涛铝业、大朗冶金新材料、赛特刚玉等77家链上企业,建成全球最大己二酸生产基地、全球单体最大氨纶生产基地。万达薄板、攀华板材入选2023年中国制造业500强,高性能复合材料产业入选全市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轻量化部件产业方面,加速集聚耀宁科技、青山瑞浦、赣锋锂电三大龙头,关联引入卡涞科技、联洋新材料、幄肯新材料等企业。作为涪陵支柱产业,涪陵建成的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累计产气超660亿立方米、全国第一;培育7款消费品工业“爆品”,一季度赛马比拼食品及农产品加工全市区县第二。今年1至6月,榨菜、现代中医药及生物医药、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精细化工等特色优势产业,产值分别达31.6亿元、30.6亿元、32.7亿元、59.4亿元。前瞻布局前沿新材料、生物制造、生命科学3大未来产业,培育壮大智能建造关键技术与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及新型储能、数字文创、高端纺织、软件信息服务等6个高成长细分产业,集聚规上工业企业11家。

在涪陵,央企、渝企、民企、外企协同发展,传统产业推陈致新,新兴产业与日俱增,未来产业超前布局……涪陵区深化“四链”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一组数据很具有说服力:2023年,涪陵区工业总产值近2500亿元,位居全市区县第二;工业增加值771亿元,位于全市区县第一,占gdp的47.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位于全市区县第二;实现工业利润总额157.3亿元,居全市区县第二;规上工业产值2470.8亿元、增长6.7%,总量跃居区县第二。今年1-9月,全区351户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982亿元、增长8.3%,位于全市第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位于三季度全市赛马比拼a档;工业投资完成233.66亿元、增长16.6%,位于全市第二。

一系列亮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涪陵立足优势,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涪陵区围绕202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000亿元、工业增加值1000亿元”“再造一个‘涪陵工业’”的目标,稳住工业基本盘,优化园区职能,帮助企业拓市场、找货源、享政策、降成本、保用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全力推动企业产能释放;找准招商突破口,发挥长江水运、地方电网、页岩气源等要素资源优势,积极运用基金招商、产业生态招商、应用场景招商等新模式,大力招引产业链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增强发展后劲;培育发展新动能,强化科创赋能、数字赋能,加快建设华峰低碳研究院等16个企业研发中心,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有效增量”。

未来,涪陵区将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瞄准高科技,追求高效能,迈向高质量,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中展现大担当、作出大贡献。(记者 冉富月)

(k8凯发国际官网入口的版权作品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摘编)


网友评论

全部评论

请输入手机号码
网站地图